爨寶子碑
爨寶子碑 雲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學「爨寶子碑亭」 爨 ( ㄘㄨㄢˋ ) 寶子碑 ,全稱「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墓碑」,爨寶子碑碑被視為書法作品中的奇珍異寶,阮元稱它為「滇中第一石」,康有為譽為「已冠古今」,這塊碑叫《爨寶子碑》。此碑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雲南南寧 ( 今曲靖 ) 出土,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後來被一鄉民拿來當做壓豆腐的石板。咸豐二年,曲靖知府鄧爾恆發現豆腐上有字跡,大為驚異,急忙派人找到賣豆腐之人,將碑石運回府中,後置於城中武侯祠。1937年在現址修建碑亭,將此碑和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移入。爨寶子碑呈長方形,高1.83公尺,寬0.68公尺,厚0.21公尺,共四百餘字,除題名末行最下一個字殘缺外,其餘均基本上完整清晰可見 。 碑左下方刻有咸豐二年七月曲靖知府鄧爾恆的跋,記錄碑的出土及移置經過。 碑文為爨寶子的墓志銘,據碑文記載,此碑立於大亨四年(405年)。爨寶子碑書體處於隸書到楷書的過渡階段,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當時,正是碑學大興而帖學告退的時代。所以,它一經發現,其怪誕的用筆,隨意的結體所表現出的古樸味道,立刻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被視為書法作品中的奇珍異寶。 《爨寶子碑》記錄了碑主爨寶子的生平。爨寶子(380—403)字寶子,建寧同樂(今雲南陸良)人。生於公元380年,卒於公元403年,年僅23歲。他19歲時即 “ 弱冠稱仁 ”,就任建寧(今雲南曲靖)太守。爨寶子任建寧太守之時,中原大地戰事頻仍。爨寶子審時度勢,採取了對外賓服於中原王朝,對內實行平等相待、團結和睦之策,人民安居樂業,各得其所。他死後,僚屬和百姓悲痛萬分,特意為他刻石立碑,以求流芳百世。《爨寶子碑》共13行,每行30字。下部為立碑人名13行,每行4字。《爨寶子碑》與南朝宋代《爨龍顏碑》合稱 “ 二爨 ”。因其碑體小於後者,又稱 “ 小爨 ”。 《爨龍顏碑》 現存雲南陸良縣薛官堡鬥閣寺的大殿內 《爨寶子碑》的出土地雲南,在東晉屬 “ 南中 ” 之地,所居少數民族被稱為 “ 西南夷 ”。與中原和江南相比,此地經濟文化相對落後,是當年的僻邑荒郡。寶子一族即為當地土著,且為大姓。其祖輩有史可稽者可追溯到爨習,他是諸葛亮南征時所降服的南中俊傑之一,事蜀後,官至領軍。碑中提到的「太亨」是晉安帝壬寅年(公元402年)改的年號,次年又改稱元興,至乙巳(公元405年)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