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寶子碑
雲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學「爨寶子碑亭」
《爨寶子碑》記錄了碑主爨寶子的生平。爨寶子(380—403)字寶子,建寧同樂(今雲南陸良)人。生於公元380年,卒於公元403年,年僅23歲。他19歲時即 “ 弱冠稱仁 ”,就任建寧(今雲南曲靖)太守。爨寶子任建寧太守之時,中原大地戰事頻仍。爨寶子審時度勢,採取了對外賓服於中原王朝,對內實行平等相待、團結和睦之策,人民安居樂業,各得其所。他死後,僚屬和百姓悲痛萬分,特意為他刻石立碑,以求流芳百世。《爨寶子碑》共13行,每行30字。下部為立碑人名13行,每行4字。《爨寶子碑》與南朝宋代《爨龍顏碑》合稱 “ 二爨 ”。因其碑體小於後者,又稱 “ 小爨 ”。
《爨寶子碑》的出土地雲南,在東晉屬 “ 南中 ” 之地,所居少數民族被稱為 “ 西南夷 ”。與中原和江南相比,此地經濟文化相對落後,是當年的僻邑荒郡。寶子一族即為當地土著,且為大姓。其祖輩有史可稽者可追溯到爨習,他是諸葛亮南征時所降服的南中俊傑之一,事蜀後,官至領軍。碑中提到的「太亨」是晉安帝壬寅年(公元402年)改的年號,次年又改稱元興,至乙巳(公元405年)又改號義熙。雲南遠在邊陲,不知內地年號的更迭,故仍沿用。
主簿:楊磐;錄事:孟慎;西曹:陳勃;都督:文禮;都督:董徹;省事:陳奴;省事:楊賢;書佐:李仂;書佐:劉兒;幹吏:任升;幹吏:毛禮;小吏:楊利;威儀:王
《爨寶子碑》拓片
爨寶子碑一出土,至少締造了「三奇」的紀錄 :
第一奇:此碑締造了一個不存在的年號
此爨寶子碑上寫著的立碑時間是「大亨四年歲在乙巳四月上」(公元405年),翻查歷史,「大亨」是晉安帝的年號,然而「大亨四年」是不存在的,實際上,「大亨」這年號使用到「大亨三年」,之後年號改為「義熙元年」。雲南貴州一帶在東晉末年的亂世中安居一隅,當東晉安帝與皇室遭逢災變時,雲南的地方官到了該年四月都還不知道京師已經變天了。他們由於處於閉塞的邊陲地區,對外交通聯絡不暢,自成一個格局,正是應和了古傳的「天高皇帝遠」的俗諺。
第二奇:爨寶子碑是「禁碑」時代的一奇碑
東晉禁碑,正式碑刻極少,而邊陲雲南出土的爨寶子碑,成了著名的碑刻。因為曹魏、西晉時期為了抑止東漢以來厚葬、立碑的奢風而「禁碑」,延續到東晉。而雲南的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寶子死後卻依然立了碑,延續東漢立碑著傳的風尚, 這也可視為「天高皇帝遠」的另一表現。
第三奇:爨寶子碑的碑刻書法展現漢字從隸書過渡到楷書的漸變書體
在書法史、文字史上,呈現出字體轉變過渡的碑文少之又少,使得爨寶子碑上的碑文更受到重視,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云:爨寶子碑「在隸楷之間……轉變之漸至可見」,也就是說《爨寶子碑》的字體,介於隸楷之間,字形已經離開了隸書的寬扁之形走向楷書的形貌,而筆劃上又極盡隸書的磔筆上翹的特色,使得這塊碑石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爨寶子碑》也為神傳漢字字體漸變的歷史留下了里程碑。
《爨寶子碑》拓片
《爨寶子碑》牢牢把握着對稱、和諧的原則,並講究 “上稀、中勻、下密 ” 的重力規律。遠看行間勻稱,間隔清晰;細觀局部,字大小無規則,奇正無度,其節奏韻律動人心魄,即使只有15個字的碑額,組成長方形方塊,外整齊內參差大小不一,構成了和諧的生命體。《爨寶子碑》是所見的由隸書過渡到楷書的典型實物,它反映了漢字在演變過程中的一種字體風格。《爨寶子碑》的寫法奇特,沒有南朝時期書法講究法度又瀟灑嫵媚的書卷氣,顯得更為原始,更多的是任性為之的霸悍雄強之風,渾厚方正,其有的是刀味、石味、民間味、野蠻味,與南朝正統的名人書家嚴守法度的書卷氣形成強烈對比。後人學此碑,開拓了自清代以來的現代書風,成為許多畫家題款文字的選擇。
除了書法藝術價值外,《爨寶子碑》的文獻價值、文物價值等也是其成為經典作品的基礎。魏晉至南朝期間,朝廷明令禁碑,故碑刻存世甚少,顯得尤為珍貴。從文化的角度而言,《爨寶子碑》是爨氏家族統治南中時期的歷史遺物,碑文多是讚頌誇耀之辭,所記載史實不多,但對爨文化史的研究來説也是重要的史料。該碑刻的形制、職官題名、行文風格都與同時期漢族碑刻相似,這證明爨文化是多元的複合體,帶有濃厚的漢文化色彩。
《爨寶子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