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侯穌編鐘
著名的晉侯穌編鐘,是一套青銅打擊樂器,因出土於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晉侯“ 穌”的墓中而得名。該組編鐘,大者高52厘米,小者高22厘米,皆為甬鐘,共16件。目前,14件藏於上海博物館,2件藏於山西博物院。 完整的16件晉侯酥鐘 上海博物館所藏的14件編鐘 山西博物院藏2件晉侯穌編鐘 晉侯穌編鐘是西周的青銅樂器,鑄於前9世紀中葉西周厲王三十三年。屬於晉獻侯,出土於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葬。全套共16件,其中14件為盜墓者盜掘,後由上海博物館從香港的古玩市場購得,現藏上海博物館;2件為考古發掘出土,現藏山西博物院。 晉侯穌編鐘發現地山西省侯馬市曲沃縣曲村,曾是晉國最早的都城所在地,有九代晉侯及夫人的墓葬。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在香港古玩市場中發現此套編鐘14件,並根據銘文命名為「晉侯穌鐘」。1993年初,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得10數件青銅器,其中2件編鐘的銘文亦為鑿刻,形制與14件晉侯穌鐘相同,銘文也可以連綴,證實這16件編鐘原出同墓。 1992年9月份,曲沃縣曲村——天馬遺址內的晉侯墓地的發掘工作中,其實這個考古工地上半年就開始發掘了,那是因為前一年當地發生了嚴重的盜發古墓事件,當地公安局把此次盜墓定為“8.31”案件。公安局迅速逮捕盜墓賊等共十餘人,主嫌三人判處死刑槍決,但14件珍貴晉侯穌編鐘已被盜運出境無法追回。 1992年10月至第二年元月,北京大學考古系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發掘了被盜的8號墓,出土了剩餘刻有銘文的兩枚甬鍾,銘文分別為「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茲鍾」。 晉侯穌編鐘發現地山西省侯馬市曲沃縣曲村 三千多年前的一天,年幼的周成王與他的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成王隨手拿起一片桐葉對叔虞說:「我就用這個封你吧。」旁邊的史官忙用筆記下:「某月某日,王封虞於某地。」成王忙說:「我是開玩笑呢!」那位史官很嚴肅的回答:「天子無戲言。」過了幾年,成王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把叔虞封到了一個叫「唐」的地方,後世將這段歷史衍化成「桐葉封弟」的佳話流傳千古 。叔虞到了自己的封地,與百姓一起開墾荒地,發展經濟,國家的實力逐漸強大起來。 叔虞死後,他的兒子燮父即位。因為唐地境內有一條晉水,燮父開始稱「晉侯」,並最終將唐國改名為「晉」,燮父成為第一位晉侯。 以後他的子孫又幾次遷都,國家也一步步強大,到了春秋時期,更成為當時北方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