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1的文章

晉侯穌編鐘

圖片
著名的晉侯穌編鐘,是一套青銅打擊樂器,因出土於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晉侯“ 穌”的墓中而得名。該組編鐘,大者高52厘米,小者高22厘米,皆為甬鐘,共16件。目前,14件藏於上海博物館,2件藏於山西博物院。 完整的16件晉侯酥鐘 上海博物館所藏的14件編鐘 山西博物院藏2件晉侯穌編鐘 晉侯穌編鐘是西周的青銅樂器,鑄於前9世紀中葉西周厲王三十三年。屬於晉獻侯,出土於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葬。全套共16件,其中14件為盜墓者盜掘,後由上海博物館從香港的古玩市場購得,現藏上海博物館;2件為考古發掘出土,現藏山西博物院。 晉侯穌編鐘發現地山西省侯馬市曲沃縣曲村,曾是晉國最早的都城所在地,有九代晉侯及夫人的墓葬。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在香港古玩市場中發現此套編鐘14件,並根據銘文命名為「晉侯穌鐘」。1993年初,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得10數件青銅器,其中2件編鐘的銘文亦為鑿刻,形制與14件晉侯穌鐘相同,銘文也可以連綴,證實這16件編鐘原出同墓。 1992年9月份,曲沃縣曲村——天馬遺址內的晉侯墓地的發掘工作中,其實這個考古工地上半年就開始發掘了,那是因為前一年當地發生了嚴重的盜發古墓事件,當地公安局把此次盜墓定為“8.31”案件。公安局迅速逮捕盜墓賊等共十餘人,主嫌三人判處死刑槍決,但14件珍貴晉侯穌編鐘已被盜運出境無法追回。 1992年10月至第二年元月,北京大學考古系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發掘了被盜的8號墓,出土了剩餘刻有銘文的兩枚甬鍾,銘文分別為「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茲鍾」。 晉侯穌編鐘發現地山西省侯馬市曲沃縣曲村 三千多年前的一天,年幼的周成王與他的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成王隨手拿起一片桐葉對叔虞說:「我就用這個封你吧。」旁邊的史官忙用筆記下:「某月某日,王封虞於某地。」成王忙說:「我是開玩笑呢!」那位史官很嚴肅的回答:「天子無戲言。」過了幾年,成王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把叔虞封到了一個叫「唐」的地方,後世將這段歷史衍化成「桐葉封弟」的佳話流傳千古 。叔虞到了自己的封地,與百姓一起開墾荒地,發展經濟,國家的實力逐漸強大起來。 叔虞死後,他的兒子燮父即位。因為唐地境內有一條晉水,燮父開始稱「晉侯」,並最終將唐國改名為「晉」,燮父成為第一位晉侯。 以後他的子孫又幾次遷都,國家也一步步強大,到了春秋時期,更成為當時北方諸侯國

南京大屠殺的中國恩人

圖片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在侵華戰爭全面升級的初期占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後實施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日軍暴行的高潮從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開始持續6周以上,直到1938年2月才開始有所收斂。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30萬中國軍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在大屠殺第一個月內約2萬中國婦女遭日軍姦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 。 1937年11月22日,留駐南京城內的西方人決定仿照饒家駒神父在上海建立南市難民區的模式建立一個「南京安全區」,給來不及撤退的中國難民提供避難所。他們成立名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的私人機構,推舉西門子洋行駐南京代表約翰·拉貝任主席。國際委員會劃定的南京安全區以美國駐華大使館所在地和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金陵神學院、金陵中學、鼓樓醫院等教會機構為中心,安全區面積約3.86平方公里。 約翰·拉貝(John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 早年喪父。初中畢業後,曾在一家出口商行當伙計,後前往非洲東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國公司工作數年。 1908年來到中國,1911年至1938年間受僱於西門子康采恩的中國子公司——西門子中國公司,開始在中國瀋陽、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經商,在中國時間前後長達30年。 1937年11月,侵華日軍開始襲擊南京時,他在南京的住所(同時也是辦公地)南京市廣州路小粉橋1號,作為南京安全區收容難民的25個國際安全區之一,保護了600多位難民。作為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的拉貝和其他國際友人一同,協同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在其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區內,拯救了超過25萬中國人的生命。 1938年的新年,劫後餘生的難民收容所的難民們在約翰·拉貝宅邸的院子裡排隊向拉貝三鞠躬,獻給他一塊寫著“您是幾十萬人的活菩薩”的大紅綢布。 1938 年7月30日,國民政府為了感謝約翰·拉貝救助中國難民,秘密地授予當時贈給外國人的最高榮譽——「采玉勳章」。 約翰·拉貝 1938年4月15日,拉貝和妻子奉命返國。 回到德國後,將日本暴行公之於世。 他向德國社會及人民和德國當局通報日軍在南京的暴行。他放映由牧師約翰.馬吉拍攝的記錄恐怖暴行的影片。他發表演

死要錢的母親

圖片
日本明星兼導演北原武,不久前又獲得一個電影的國際獎。 幾年前他的母親去世,他回故鄉去奔喪。 他一直不喜歡母親,因為她一直不斷向這一個兒子要錢,只要他一個月沒有寄錢回家,母親就打電話給他破口大罵,真是所謂的死要錢。而且北原武越出名,她索取的錢越多。 回到家之後,他還是忍不住大哭一場。 想到他一直在外,沒有好好供養媽媽,雖然是死要錢的媽媽,他還是覺得虧待母親。 等辦完了喪事,北原武正要離開家的時候,他的大哥把一個小包袱給了他說:這是媽媽叫我一定要交給你的。 北原武小心翼翼地打開小包袱,看到一本存摺與一封信,存款是用他的名義開戶,存款金額高達數千萬日幣。 信中母親寫道: 武兒,在這幾個兒女當中,我最擔憂的就是你。 你從小就不喜歡唸書,又亂花錢,對朋友太慷慨。 當你說要去東京打拼時,我就很擔心你會變成一個落魄的窮光蛋。 因此我每月從不間斷地要你寄錢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也為了替你儲蓄。 你給我的錢,我一毛都沒有花,你大哥一家把我養得好好的,你的錢就是你的錢,現在就拿去好好利用吧! 看完了信,北原武哭倒在地上,久久站不起來.............

多友鼎

圖片
多友鼎,通高51.5公分,口徑50公分,腹深31公分,重3.5公斤。1980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下泉村。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多友鼎 鑄於西周晚期厲王 (西元前890年-西元前828年) 時期。腹內壁鑄銘文二十二行,二百七十九字,記載了西周厲王時期反擊獫狁入侵的一場戰爭。其銘文是重要的上古文獻,對於研究匈奴史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民族關係,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多友鼎 1980年11月12日,陝西省長安縣斗門鎮下泉村的幾個村民在村頭東北的河道旁翻土挖沙,一位村民的鐵杴被硬物折斷了,起初這位村民以為是鏟到了埋在泥沙中的石頭,便叫來其他幾個同伴,打算合力將其剷除,沒想到在深約4公尺的細沙堆中剷出的竟然是一件銹跡斑斑的青銅鼎,看著這個新出土的東西,村民一時間束手無策,聞訊趕來的考古人員立即對這隻青銅鼎展開發掘。 考古專家在清理青銅鼎的過程中發現,青銅鼎腹內壁後方竟然鑄有22行銘文,銘文分兩塊鑄成,每行字數不等,共計279個字。通過對銘文的破譯,專家發現這隻青銅鼎鑄造於西周晚期。銘文中一共8次提到了「多友」,青銅鼎也因此被命名為「多友鼎」。 多友鼎,半球形體,器腹較深,蹄足。裝飾花紋簡單,僅在器腹上部裝飾兩道弦紋。器內壁有銘文二百七十餘字。銘文記載的是西周厲王時期與獫狁的一場戰爭。獫狁此次入侵危及京畿腹地,厲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迎擊,激戰半個月,先後在采、龔、世、楊冢等地戰鬥,共打了四次大仗,都取得了勝利。殺掉敵軍三百餘人,俘獲二十多人,繳獲戰車一百二十七輛,奪回了被擄去的人民,將獫狁逐出了周境。武公將多友的戰績報告給了厲王,厲王給予以多友重賞,賜給多友青銅一百多斤。多友特鑄此鼎以紀念這件事情。 獫狁是西周時期北方地區重要的民族之一,獫狁即是秦漢時期的匈奴,與西周王朝經常發生戰爭。當時的獫狁是西北主要的邊患,時常侵擾周朝,劫掠財物、人口,嚴重威脅著周王朝的統治。在銘文中涉及到獫狁的銅器中,西周多友鼎是最為重要的一件。這篇銘文對戰爭的原因、過程以及結果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這些資料對研究西周晚期的歷史、西周晚期同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及古文字研究、歷史地理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史料記載鄭桓公名友,或稱多父,或稱桓友,是周厲王少子、周宣王的異母弟。對他的真實身份史家仍無定論,雖然西周時期對人們鑄造青銅器的條件並沒有明確的限制,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