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七器(青銅器)流失海外

天津博物館

清代道光年間,壽張縣梁山腳下道溝村幾個農民在地裡工作時,誤挖了被黃河淤泥掩埋的張良墓穴,發現裡面有七件古物。考古專家經過追蹤考察,確定這是三千年前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均屬國寶,被命名為「梁山七器」。「梁山七器」為大保方鼎一、大保方鼎二、小臣艅犀尊、太保簋、太保鳥卣、大史友甗、太保盉。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梁山七器現流散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現藏天津博物館的西周太保鼎,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國內博物館的「梁山七器」。

「梁山七器」出土後,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熱捧、爭購,先被濟寧士紳收藏。清代楊鐸的《涵清閣金石記》最早記載:「濟寧鐘養田(衍培)近在壽張樑山下得古器七種:鼎三、彝一、盉一、尊一、甗一」清道光十六年,濟寧古董市場出現了「梁山七器」的身影,成書於道光二十三年的《濟寧金石志》中也有「梁山七器」的相關內容。

「梁山七器」現存各博物館去處 :

小臣艅犀尊現藏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大保簋藏於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大保方鼎一件藏於天津博物館

大保方鼎 ( 二 ) 不知所蹤或據傳藏於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藝術博物館

太保盉不知所蹤

大史友甗保存在日本泉屋博古館

大保鳥卣則藏於日本白鶴美術館



天津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的西周太保鼎



西周太保鼎內銘文「大保鑄」三字


「梁山七器」中的大保鼎,通高57.6公分、口長35.8公分、寬22.8厘米,重26公斤。整體造型為方形、四足修長,鼎口雙耳上浮雕雙獸,腹部四面用圓雕、浮雕技法,分別飾有蕉葉紋和饕餮雙獸紋。大保鼎的內壁有「大保鑄」三字銘文,彌足珍貴。大保鼎因銘文而得名,同時也明確了器物和太保召公的關係。大保鼎四角扉棱凸起,柱足中部裝飾圓盤,這在商周青銅器中是非常獨特、罕見的。大保鼎整個器物造型莊嚴厚重,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大保鼎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極高。

在我國古文字中,“大”和“太”字形一樣,其意相同,因此“大”就是“太”,大保鼎就是“太保鼎”。 「太保」是周朝官職稱謂,擔任太保的人,既是周王的輔弼重臣,又是最高的執政長官,地位顯赫。 《尚書》記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左右。」《史記·週本紀》也說,「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

召公,姓姬名奭,居官數十載。因為他最初的采邑在召(今陝西岐山西南),故稱召公或召伯。周武王過世後,周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輔佐周成王。

大保簋

大保簋內銘文

「梁山七器」中的大保簋,則是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禮器,還是西周早期與召公有關的重器。大保簋腹內有銘文:「王伐錄子,聖摣厥,反。王降徵令於大保。大保克敬亡殺人。王迎大保,賜休餘土,用茲彝對令。 「意思是,周王討伐錄國,途中生病,返回。周王遂派太保率兵平定。太保不負聖望,完成討伐之命。周王親迎太保,還特許太保召公鑄造太保鼎、太保簋、大史友甗、太保鳥卣等青銅器以示褒獎。大保簋不僅展現了西周時期頂尖的青銅器製造技術,也是召公顯赫身分和地位的象徵。

 「大保簋」通高23.5公分、口徑37.5厘米,是西周早期與召公有關的重器。 口沿外折,深腹微鼓,高圈足沿下折成邊圈,四個獸首耳,獸角寬高高出器口,鼻上卷,下有長方形垂珥。俯視獸面紋,獸面的雙眼為器耳相隔,圈足飾夔紋。現藏於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腹內有34字銘文:“王伐錄子,聖摣厥,反。王降徵令於大保。大保克敬亡遣。王迎大保,賜休餘土,用茲彝對令。”

銘文釋義 :錄國謀反,周王討伐錄國,不料途中生病,返回。周王遂派大保率兵平定。大保不負聖望,完成討伐之命。周王親迎大保,並將餘(地名)地的良田賜予大保。大保因而做此器謝恩銘世。


小臣艅犀尊


小臣艅犀尊內銘文


小臣艅犀尊內銘文拓片

「梁山七器」中的「小臣艅犀尊」屬鳥獸尊,為盛酒器,通高22.9厘米、長37厘米,整體為雙角犀牛形,器口開於背部,上蓋已佚失。從形像上看,犀首前探、犀角上翹、雙耳豎起,身體豐滿、四足粗壯、凝重敦實,顯得純樸稚拙。

小臣艅犀尊的名貴之處不僅在於造型,更重要的是上面的銘文:「丁巳,王少夔,王賜小臣夔貝,唯王來徵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銘文記述了商王徵伐夷方之事,夷方是當時商朝封地外圍的方國之一,商王徵伐夷方歸途,適逢祭祀之時巡視亯廟。銘文中也記述了商王賞賜小臣夔貝,小臣的職務為奴隸總管,因得到商王的賞賜而感到榮耀,於是鑄製此器以作紀念。

小臣艅犀尊是現存於世的唯一一件以犀牛為造型的商代青銅器,是同類型青銅器中年代最早者,世所罕見。小臣艅犀尊現存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是知名度最高的中國青銅器之一。國際上很多學術書刊都把它印在封面上,作為中國青銅器的代表。

大史友甗

大史友甗銘文拓片



大史友甗內壁銘文

大史友甗其高52.2公分,重11.4公斤。口沿下飾夔龍紋,三袋腳上飾高浮雕牛角獸面。甑底有五個十字孔透蒸汽,是西周早期甗的標準器。

大史友甗的內壁鑄有九字銘文“大史友乍召公寶尊彝”,後來這件寶物被日本青銅器收藏家住友春翠收藏,但是他是如何得到這件寶貝的,目前還不甚清楚,但這肯定與清末政局動盪導致的文物流失有很大的關係。最後,這件價值連城的大史友甗連同住友春翠收藏的其他幾十件青銅器被收藏在日本泉屋博古館,該館於1960年設立,專門用於收藏和展覽住友春翠收藏的中國青銅器。



太保鳥卣

西周太保鳥卣,通高23.5公分,長冠鳥式,整體雕塑為鳥形,鳥首像雞。有雙長冠垂於脊背,腮兩側似吐瑤雞,啄上片可開合用以注酒。鳥的雙腿形象化了,又粗又大似鷹爪。兩爪正巧從器腹下彎曲向前轉向下,成了支柱著地,鳥的尾巴扁平半彎曲向下,把爪和尾設計成了器物的支柱,這樣使整器更顯穩重典雅又古樸大方,增添了觀賞的效果。鳥頂後部有蓋。卣的提樑在頸部兩端有環連接,環上飾有鱗紋。

該器上鑄有銘文 “ 太保鑄 ” 三字。與太保方鼎完全相同。周初,召公為太保。武王滅商後,為抵禦弋狄南下入侵,封召公於燕,建國於河北北部。現在北京琉璃河及遼寧凌源馬廠溝均有帶有 “ 燕侯 ” 銘文的銅器出土,但無“太保”銘文的銅器。這件卣雖為傳代的銅器,無出地點。故只能推測它可能與召公家族有關係。仿鳥獸形象的像生器,是青銅器中一類特別神奇美麗的器形,構思別出心裁,精心製作,耐人尋味。全器造型奇特,十分傳神,極富想像。可惜流落海外,現存日本白鶴美術館。

「梁山七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為研究商周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梁山七器」上的銘文清晰可辯,記述的內容對于澄清史實、糾偏更誤起到了重要作用。「梁山七器」出土以後 , 受到收藏家們的青睞 ,也成了外國人垂涎的目標。在其後的時間裡,由於國家衰落,戰亂頻仍,這些國寶重器頻繁易主,命運多舛, 如今已是失蹤或流失海外天各一方。目前只有大保鼎尚存國內,藏於天津博物館。其他六件散見於海外各博物館 , 何時能再重歸故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分離卻成永別

爸爸和他的勤務兵

《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