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仇玉保

仇玉保與妻子的結婚照


鐘水貴珍藏的信件

 

【#老兵仇玉保】13歲的他,提著草鞋去當兵

2022年9月23日,一個晴好的天氣,仇楷清驅車來到父親骨灰安放地點:台灣新竹軍人忠靈祠。
在靈位前,仇楷清用手機給父親「看」了幾張鄉間綠野的照片,心裡難掩激動:
「爸爸,這是我們的老家,我找到江西的親人了!」

#提著草鞋去當兵
仇楷清的父親叫仇玉保,是一名來台老兵,祖籍江西省上高縣仇湖村(現隸屬於宜春市)。仇玉保在自傳裡,回憶自己當兵的伊始:
抗日戰爭爆發後,當時年僅13歲的仇玉保還在私塾唸書。聽聞有部隊在徵兵,滿懷保家衛國情懷的他,想都沒想就提著草鞋從窗戶爬出教室,跟著部隊走了。
此後,仇玉保四處南征北戰,直至上世紀40年代末,他來到了東南小島台灣。
在以往傳統中國大陸社會裡,資訊、交通都極為封閉,出門五十華里就算「異鄉」。像仇玉保這樣撤退來台灣的大陸士兵,很多人根本做夢都沒法想像到在地球一隅,竟有台灣這塊土地。
1949年5月20日零時起,包含金門、馬祖等離島在內的台灣地區開始實施「戒嚴令」,切斷了與中國大陸的往來聯繫。仇玉保意識到,自己的餘生可能會在這裡度過。

#鐵血漢子
流落他鄉的仇玉保,並非完全孤身一人。在台灣,他還有一位家族堂哥,也是跟隨部隊過來的。這位堂哥曾與他商議,若他在台灣成婚生有兩子,希望仇玉保將其中一個兒子過繼給他。
起初,因為軍中婚配製度嚴格,以及懷揣著「馬上就能回家」的想法,仇玉保遲遲沒有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
後來,仇玉保認識了台灣原住民妻子。這對「兩岸夫妻」年齡相差近30歲,他們居住在政府安置來台軍人及眷屬的社區「眷村」。
身為獨子的仇楷清,從小就覺得父親是一個「鐵血漢子」。父親身上有打仗留下來的疤痕,卻鮮少提及這些往事。他跟著父親去軍營,看到很多官階比父親還高的長官,下車向父親敬禮致意。
父親手上長了肉瘤,需要開刀切除,他也是不打麻藥的。「可能我們仇家血脈都比較堅韌樂觀,心若向陽,處處是陽光。」
從軍中退伍後,仇玉保靠在日光燈工廠打工養活一家人。他每天起早貪黑,悉心守護著他在台灣的小家庭。「父親話不多,但是會把僅有的、最好的都留給孩子。」

#江西宜春
1987年兩岸恢復交流。此時的仇玉保早已不是離家時的那個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體大不如前。幸運的是,他通過寫信成功聯繫到了江西老家的姐姐仇福妹。收到家書的那一刻,這個「鐵血漢子」潸然淚下。
因為身體不好,仇玉保無法親自回鄉省親,但他和姐姐保持著書信聯繫,還寄錢回鄉給親人補貼家用、修繕父母墓地,盡可能彌補幾十年來對親情的虧欠。
仇楷清上國中(初中)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鄰居跑來學校通知他趕緊回家。仇楷清心一緊,知道肯定是父親出事了,還沒來得及請假就一路小跑回家。
父親病逝後,仇楷清將江西老家的信件、照片全數燒給了父親,兩岸親人的聯繫也停留在了這一刻。
成家後的仇楷清曾數度來到中國大陸,想要代父親回江西老家看一看。為此,他還註冊了大陸社交平台賬號,在籍貫那一欄填寫的是「江西宜春」。不過,大陸日新月異的變化和行政區劃的變動,讓他沒能找到老家和親人。

#外省人與台灣人
2022年9月,仇楷清在網路上了解到頭條尋人公益項目,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他求助大陸互聯網的力量來尋找故鄉的親人。
接到仇楷清的求助後,頭條尋人工作人員與他詳細了解情況,發佈了一篇題為《江西籍赴台老兵病逝多年,台灣兒子尋找老家姑姑》的尋親文章,並運用精準的互聯網地理推送技術,將文章彈窗到江西宜春地區,向當地網友徵詢線索。
尋親文章一經發佈,立刻引起了頭條尋人志願者周敬田、江西仇氏家族和其他熱心人士的關注。大家幫忙擴散資訊、實地走訪,很快找到了老兵姐姐的孫子鐘水貴先生,兩岸親人終於相認。
「多年來我們也在網上尋親,得知台灣舅公的後人也在尋找我們,我們心裡特別激動。」當年收到台灣親人寄回來的信件時,鐘水貴還在念高中。因為奶奶不識字,經常由他來讀信和代寫。「直到離世那一刻,奶奶都還在惦念著她台灣的弟弟。」
仇楷清原本沒有抱多少希望,但沒想到這麼快就找到親人,他既興奮又感動,計劃等疫情結束後親自回一趟江西老家,與親人團聚。
「我們第二代、第三代的身份都蠻尷尬的。在台灣,我們被稱為『外省人』,回大陸我們又被稱為『台灣人』。」仇楷清說,「但我們始終是一家人,不是嗎?」

【頭條尋人 · #兩岸尋親公益項目】
已經成功幫助超過350個兩岸家庭團圓
如果您想要尋找大陸親人,可以私訊或電郵 xunren@toutiao.com 聯繫我們 #免費 協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分離卻成永別

爸爸和他的勤務兵

《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