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石經》
三體石經的正式格式是每行二十字,每字有三體,直下排列。另有品字式,古文居上,篆、隸分列下方。品字式只見於《尚書》開頭的兩篇《堯典》與《皋陶謨》(三體直下式也有此兩篇)。另有古文一體殘石,古文、篆書二體殘石。《三體石經》在每一碑面刻有縱橫線條為界格。一字三體直下書刻,每面約33行,每行60字。每碑行數各不相同。王國維經推算認為最可能是35碑,馬衡根據1922年洛陽太學遺址出土的一塊石經,推斷正始石經應是28碑。
《正始石經》到北魏時期,還依然保存在洛陽城內。但北魏孝文帝時期的馮熙、常伯夫等人,在他們先後擔任洛州(今洛陽)刺史時,竟然取《正始石經》的石板作建材以建寺廟,《正始石經》才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此事參見《魏書·崔光傳》和《魏書·馮熙傳》)。東魏建都鄴城,通過水路將兩種石經一起從洛陽搬遷到鄴城,但運至今孟州市境內時,遭遇塌堤,近半石經掉入黃河,運到鄴城時,《漢魏石經》只剩下52塊了。公元579年,北周時期又將石經從鄴城遷回洛陽。隋朝建立後,又將部分石經從洛陽運入長安,不久被隋朝政府部門竟將石經當成建築柱礎。到唐朝初年,魏徵收集石經時,已“ 十不存一 ” 了。此後,《正始石經》便逐漸消失於歷史長河中。
漢語古文字學家曾憲通1980年將此一千多字古文加以整理,汰其重複,得單字四百四十文,再加粗略分類,得出如下幾個數據:
(1)、石經之古文同於《說文》古文者七十文,約佔總數百分之十六。
(2)、石經之古文同於《說文》篆文者一百五十五文,約佔總數百分之三十五。
(3)、石經之古文同於甲骨文及金文者八十七文,約佔總數百分之二十。
(4)、石經之古文同於六國文字者五十六文,約佔總數百分之十三。
(5)、石經之古文形體訛別不知所從者六十五文,約佔總數百分之十五。
關於碑文出自誰人之手,主要有邯鄲淳、衞覬和嵇康三種説法,但並無定論,歷史以來史家多認為《三體石經》碑文是多人合作之作,而非一人力所能。范邦瑾在《書法研究》上撰文《魏〈三體石經〉書人略論》提出了這種看法。從《三體石經》所刻碑文名字的字體大小,筆畫寫法和書法風格來看,極不相似。王國維《魏石經殘石考》云:「品字式者古文、篆、隸三體似出一手,直下式者則三體似由三人分別書之,而書品字式古文與書直下式古文者亦非一手。不獨書人不同,即文字亦不畫一。」所以,《三體石經》非一人所書,而是由集體合作書寫的,但書寫人的具體名單,因原碑毀嚴重,自宋以出土殘石均未見有書人姓名,加上《三國志》等文獻的闕載,在新的考古資料發現以前,目前也不能妄加推斷。《正始石經》中古文一體,據載是漢代流傳的先秦古文字,不過因輾轉摹寫書刻,字形已經失真。儘管如此,這部《正始石經》無論對研究經學還是戰國古文字,都具有重要價值。尤其自晚清至近代以來,海內外學者考證這部石經以及研究它的內容和文字的著作很多,使其成為又一新的顯學。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