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1的文章

「吠了一百年的老狗」馬相伯

圖片
馬相伯先生 人生最多百年,但中國歷史上出過這樣的一個人,「吠了一百年的老狗」為中華之奮起呐喊! 假想一下,現在11歲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可能是捧著iPad看劇,也可能跟著父母乘著飛機出了幾趟遠門。 但167年前的晚清,11歲的江蘇丹陽少年馬相伯,一身意氣地走進風中,他想見識這個廣闊的世界,獨自向兩百多公里外的城市上海出發了。 他一頭鑽進上海徐匯一所教會學校,苦學法語、拉丁語、希臘語等七國語言,同時攻讀哲學、神學、數理和天文等學科。 他是中國那個時代第一個能夠熟練運用7國語言的人才。 更是 中國著名教育家、復旦大學創始人、震旦大學 首任校長、愛國人士、耶穌會神學博士。傑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國高官于右任、邵力子為其弟子。 1903年馬相伯和第一批震旦師生合影 震旦大學紀念冊 到了1870年,當年那個獨自出門的少年,已被授予神學博士。那年,他整30歲,已入而立之年,一肚子的學問,卻無處施展。 馬相伯本想獻身教會,可外國人氣勢凜人,經常欺負中國人,在無比失落和悲憫之中,36歲的馬相伯一怒之下,決定出走。 既然不能在教會施展學問,實現抱負,那就索性從政。 1876年,馬相伯敲開了直隸總督李鴻章的大門。 憑藉熟練7國語言,馬相伯追隨李鴻章,擔任助手和翻譯。 可晚清大廈將傾,馬相伯縱有百般學問又能如何呢,能做的也不過是跟著李鴻章簽訂一個個“喪權辱國”的協約。 在談判桌上,馬相伯縱然用盡全力,代表國家唇槍舌劍,來回斡旋。 可回國之後,等待他的是鋪天蓋地的“賣國賊”討伐聲,所到之處,全部冷眼。 就連自己的母親,也不能理解兒子,甚至和外人常說:“我不曾生過馬相伯這樣的兒子。” 在臨終之前,馬相伯想陪在母親病榻旁,多盡孝道,可母親拒絕見他。 直到去世,也不肯和兒子說一句話,而母親葬禮上,馬相伯大哭不止。 他有一肚子委屈,這一生,他全部的努力和抱負沒有得到 ,這 年是1900年,馬相伯60歲。 母親去世之後,他極度悲憤與失望,人生也已入晚年,這一生終歸一事無成,揮盡無窮血淚,轉眼不過空夢。 馬相伯從此掛冠而去,終生遠離政治。 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距離死亡不遠了,與其一事無成,不如此生落下白茫茫一片真乾淨,塵歸於塵,土歸於土,赤裸裸地來,赤裸裸地去。 馬相伯從家中拿出地契,將三千畝田產全部捐出。並立下字據,“自獻之後,永無反悔”。 捐完之後,他身無分文,轉身走進上海土山灣孤兒院。 剩下的日子,就

名媛盛七的優雅

圖片
  盛七小姐盛愛頤 宋子文 “化糞池”與晚清首富盛宣懷愛女、上海百樂門創始人盛七小姐盛愛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二者似乎永遠也不可能扯上關係。但是,這二者卻真真實實地相伴了二十多年。 曾經風光無限的盛七小姐,最後老死的地方,也正是她所住這化糞池旁一個極窄陋的汽車間。 然而,淪落至此的盛七小姐,卻最終在汽車間過出了讓世人驚歎的日子。親眼目睹這一切的人,曾感歎道:盛七小姐的最傳奇之處並不在於她曾進過地獄,而在於,她在地獄中受煎熬時的優雅姿態。 相比同時代“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名媛,盛七比她們多一樣:她還“能進地獄”。這樣的盛七,真正顛覆了世人對名媛的定義—— 盛七小姐生於1900年,她是晚清重臣盛宣懷56歲這年與正室莊畹玉生的女兒。因為是老來子,加之盛七自小聰明伶俐且清秀可人,她最得盛宣懷和夫人寵愛。 盛七16歲這年,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在父母的悉心培養下,她不僅伶牙俐齒,而且很有想法、主見。父親過世後,她經常陪母親出入各種公眾場合處理相關,久而久之,不到20歲時,她的名頭便響徹了整個上海。 盛七17歲這年,她的生命中闖入了一個影響她一生的男人:後來的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 宋子文之能結識盛七,乃是因為:此時他正擔任盛宣懷漢冶萍公司駐上海總辦事處秘書等職。當時的宋子文年23歲,剛從國外鍍金回來。 因為在盛家工作的緣故,他經常出入盛府,自然他也結識了美麗的盛七。第一次見到盛七時,宋子文就為她的美貌傾倒了,他將自己第一次見到的盛七形容為“仙女”,可見年輕時盛七容貌之過人之甚。 當時的宋子文是這樣在日記裡描述他初見的盛七的,他寫到: “第一次見到她,如見仙女下凡!” 近水樓臺先得月,很快宋子文便開始對東家小姐展開各種追求攻勢,他還主動擔任了盛七的英文老師。課餘時,宋子文總想盡各種辦法向她展示自己的過人才華和在海外的見聞。 日久後,情竇初開的盛七一顆心慢慢向宋子文靠攏。 可在這個節骨眼上,盛七的母親莊氏卻開始棒打鴛鴦了。莊母反對兩人交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她派李管家專程去廣州調查宋家家室後得知,宋父只是個教堂拉琴的,這種出身絕配不上富可敵國的盛家。 為了拆散這對鴛鴦,莊氏將宋子文調到了遠離上海的武漢掛職。可宋子文去了幾日後便折回來繼續和盛七糾纏,為了能和盛七說上話,他甚至不惜在大馬路上開車攔住盛七的車子。 盛七見狀也於心不忍,她本無意與宋子文斷絕往來,只是由於母親的固執不得已

不要總以為自己是對的!

圖片
有一女教師,在很多年之前,她的丈夫就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了,而她一個人卻培育了三個博士生女兒。同時,她所教的很多學生也都成績優異,讓同事和朋友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在一次採訪中,她向記者透露了她教學與教子的秘訣:不要指望別人都和你的見識一樣! 接著,她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十多年以前,她的小女兒正在上幼兒園。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兒的一張繪畫作品。 當時,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總是充滿了想像,孩子的世界也應該是一個充滿了想像的世界。可是,在她女兒的一幅名為《陪媽媽逛街》的畫中,既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車水馬龍,更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數不清的大人們的腿…… 奇怪!她拿著女兒的畫沉思了很久,終於解開了疑惑。原來,幼小的孩子只有幾歲,身高只能達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將孩子遮掩著,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們的腿,還能看到什麼呢? 女教師如夢初醒。是啊,孩子們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而是大人們的腿,這是他們的身高決定的;學生對很多問題疑惑不解,這是由他們的年齡、智力和見識決定的; 企業的員工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工資待遇和發展前途,而不是公司的整體運行和未來發展,這是由他們所處的位置和環境決定的……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和大人有相同的視角來看待社會;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和老師一樣有相同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並不是每個員工都能和總裁一樣站在公司的全局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 女教師說,不要埋怨別人無知,不要指望別人和你站在同樣的高度。其實,一個人所處的高度,決定了他的見識。與其埋怨別人,不如用一種親近的態度和平和的心態,去和別人交流、溝通、兼融……這樣,你就可以做一個好家長、好教師、好經理。 善待別人的高度,不要指望別人和你的見識一樣。教子、教學、為人處世、管理一方,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感悟:我想,善待別人的高度,還應該有一層意思:不要總以為自己是對的。 世上本沒有對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們應該學會常常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求同存異。

爸爸最值錢的遺產

圖片
張心慶 文 : 張心慶 今年4月,一些媒體刊登了一條消息:國畫大師張大千 的一幅畫《愛痕湖》,在北京嘉德拍賣公司拍出 1億元人民幣的天價,這在中國繪畫史上是空前的。 當時,我正在美國休斯頓探望大女兒。說實話,我心裡也很激動。 爸爸的畫價值連城,能為中國、為東方甚至全世界所認可,是值得慶幸的。 此畫如此昂貴,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也有人對我說:張心慶,你是張大千的女兒,肯定有他的畫,不說多,兩三張總是會有的……我哭笑不得。 我不可能逢人就解釋,文革期間,這些畫早就被抄了……過去的事,老重複說也沒有意思。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 真的,我現在也算得上是個無產者。 我後悔嗎? 怨恨嗎?不,什麼都不。 人不能抱著過去的恩恩怨怨不放手。 爸爸曾教育過我:好女不穿嫁時衣,好兒不吃分家田”,人總得自力更生,獨立堅強地生活。 這些(畫) 是有形資產,損失了不算什麼。 我心靈的財富,那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珍寶。 很多年前,我就想寫寫爸爸張大千,讓世人知道,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在一張張絢爛畫作的背後,他有著一顆怎樣的心靈; 作為一位享譽東方的繪畫大師,除了有爐火純青的繪畫技藝,他的心中又蘊藏著哪些秘密。 我想,這些才是爸爸留給我最寶貴的遺產。 爸爸教我做人道理 1930 年,我出生在上海,那時,爸爸31歲。 我們家祖籍廣東番禺。這事兒,爸爸說過不止100 遍。阿公( 祖父) 原來是個小鹽官,阿婆(祖母) 是位大家閨秀,聰明能幹,詩、書、畫、刺繡都很在行,是方圓幾十裡有名的繡女。阿婆什麼都好,就是愛包辦子女婚姻,子女都很孝順她,也不反抗。 我父母的婚姻就是阿婆包辦的,以致他們之間沒有感情。 母親曾正蓉結婚11年,才生了我一個女兒,爸爸的事業心特別強,時常在外東奔西走,很少在家,更何況他們兩人是包辦婚姻呢。 我一生有過4位母親。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爸爸既然組織了這樣一個家庭,我也感受到它的溫暖,那就接受它吧 ! 我愛我的爸爸,也愛他身邊的人,就像我媽媽說的:我愛我的丈夫,也愛他的父母以及每一位家庭成員。 爸爸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的第一顆種子,就是 “ 孝敬老人、關愛老人 ”。 我現在已經是一位81 歲的老人了,但5歲時的一個場景,我至今還記得。 1935 年,我家住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阿婆臥病在床,爸爸從北京特意回來看望她。 一進門,爸爸就給阿婆磕頭,說:您老人家病了,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