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5的文章

畢業歌《青青校樹》作詞者

圖片
《 青青校樹 》 畢業歌 ,是台灣於光復後 初期產生,是由日本 畢業歌《仰望師恩》(日語: 仰げば尊し / あおげばとうとし   )改填中文歌詞而來。其原曲來自美國《Song for the Close of School》,於1871年刊登收錄於《The Song Echo》。旋律簡單富親切感,為學子共同記憶。 畢業歌《青青校樹》,據聞是一位叫「郭輝」先生填的詞。 惟遍尋其人,卻一無下落。當時猜想,諒必是位國學造詣深厚學者,方能填出如此承載豐富內涵,道盡教誨感恩眷戀的優美雋永詞句。 只可惜,典型在,哲人遠。 日昨,加拿大地區好友姜晨陽先生,轉告「郭輝」先生資訊。接獲消息時,如獲至寶。深入爬梳後,禁不住擲筆讚嘆。 出身台灣日據時代新竹南勢地方的郭輝先生,豈止文史詩詞、才華出眾,更是位生性四海、足跡瀟灑,踏遍南北的才俊。 以下,簡述其人生平,有興趣進一步瞭解讀友,可參考文末連結。 郭輝先生,號芝亭(沚亭)。光緒十八年(1892年)生於新竹竹塹南勢地區米粉商世家。22歲時(1914年)卒業台北師範學校,旋任教新竹公學校,未幾輾轉至大陸福州任教,娶福州媳婦後,再連同妻小北遷大陸東北。 27歲時(1919年),參加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中日語學特等考試及格,中等教員甄試及格。 至於,何以千里迢遙遠赴北方? 據郭輝三女兒劉郭孚瑜言,父親認為,一則「那邊工作比較好找!」再者,父親說「世界這麼大,什麼地方都要學習學習走一走、看一看,唸日語也好、國語也好、英文也好,地球這麼大,每個地方都走一走、看一看,學一學,都是寶啦!」、「可能的話,到美國去也好啦!」回想百年前,其人即有此般壯志,豪情可見一斑。 郭先生攜眷北遷後,在偽滿洲國稅捐局設於遼寧鞍山附近的工作站落腳。打從稅捐局基層做起,隨之能力漸獲肯定,也隨著稅捐機關越做越大,最後,一路拔陞做到了稅捐局局長。 問起為什麼到偽滿洲國?難道不反日?據三女兒劉郭孚瑜說「當然,但父親說,自己多努力點,多學習,這樣人家才看得起,日本人也好、美國人也好,要學習每個國家的優點。」偉哉斯言。 以當年時空環境背景,能有這般高度與視野,更非尋常人能及。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二戰結束。滿洲國亦隨之告終。郭輝先生舉家自東北返台,再回教育領域。1945年末,任台灣省教育廳編輯委員,復任組長,參與台灣省通志稿編纂,並翻譯各式日文史書。想來,畢業歌《青...

父親的髒手印

圖片
父親年紀大了,走路都要扶著牆。結果,他曾經觸摸過的牆壁都變色了,他的指印也印在了牆上。 我的妻子發現了這一點,經常抱怨牆壁看起來很髒。 有一天,父親頭疼,就在頭上抹了一些油。因此、行走時牆壁上留下油漬。 我的妻子看到這一幕對我尖叫。我反過來對父親大聲指責,要他走路時不要碰牆壁。 他看起來很受傷。事後我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但沒有向他道歉。 此後父親走路不再扶著牆。然後有一天就不慎跌倒了。 從此臥床不起,不久就離世了。 我心中充滿愧疚,永遠無法忘記他的表情,也無法原諒自己。 一段時間後,我們想把房子重新粉刷一下。當油漆工來的時候,我的兒子很崇拜他的祖父,不允許油漆工清掉父親的指紋,也不讓油漆工粉刷這些區域。 油漆工向孩子保證,他們不會去除牆壁上的指紋/手印,會在這些標記周圍畫一個美麗的圖案並創建一個獨特的設計。他們的畫工非常好,很有創意。 油漆完工後,這個標記圖案成為我們房子的一部分。每個參觀我們家的人都欣賞這獨特的設計。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變老了。 現在我也需要牆壁的支撐才能行走。 有一天,走路的時候我突然想起我對父親說了「走路時不要碰牆壁」這句話,並嘗試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行走。 兒子見狀,立刻過來讓我扶著牆走路,擔心我不扶著會跌倒。大女兒也立刻上前,親切地讓我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我幾乎開始無聲地哭泣。如果我為父親做同樣的事情,肯定他會活得更久。 有一天我的孫女扶著我在客廳一起走,然後讓我坐在沙發上,她拿出她畫的圖給我看。她的老師很欣賞她的畫,也暸解圖畫的意義,給了她極高的評分。 她的圖畫是牆上的「父親的手印」。 老師的評語:“ 希望每個孩子都以同樣的方式愛長輩 ”。 我回到自己的房間後開始大哭,請求已不在人世的父親的原諒。 ........................................................................................................................................................................... 總有一天,我們做子女的也會隨著年歲增長而變老。記得當父母年邁時,要溫柔貼心的照顧他們,並教導我們的孩子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