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歌《青青校樹》作詞者

《 青青校樹 》 畢業歌 ,是台灣於光復後 初期產生,是由日本 畢業歌《仰望師恩》(日語: 仰げば尊し / あおげばとうとし )改填中文歌詞而來。其原曲來自美國《Song for the Close of School》,於1871年刊登收錄於《The Song Echo》。旋律簡單富親切感,為學子共同記憶。 畢業歌《青青校樹》,據聞是一位叫「郭輝」先生填的詞。 惟遍尋其人,卻一無下落。當時猜想,諒必是位國學造詣深厚學者,方能填出如此承載豐富內涵,道盡教誨感恩眷戀的優美雋永詞句。 只可惜,典型在,哲人遠。 日昨,加拿大地區好友姜晨陽先生,轉告「郭輝」先生資訊。接獲消息時,如獲至寶。深入爬梳後,禁不住擲筆讚嘆。 出身台灣日據時代新竹南勢地方的郭輝先生,豈止文史詩詞、才華出眾,更是位生性四海、足跡瀟灑,踏遍南北的才俊。 以下,簡述其人生平,有興趣進一步瞭解讀友,可參考文末連結。 郭輝先生,號芝亭(沚亭)。光緒十八年(1892年)生於新竹竹塹南勢地區米粉商世家。22歲時(1914年)卒業台北師範學校,旋任教新竹公學校,未幾輾轉至大陸福州任教,娶福州媳婦後,再連同妻小北遷大陸東北。 27歲時(1919年),參加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中日語學特等考試及格,中等教員甄試及格。 至於,何以千里迢遙遠赴北方? 據郭輝三女兒劉郭孚瑜言,父親認為,一則「那邊工作比較好找!」再者,父親說「世界這麼大,什麼地方都要學習學習走一走、看一看,唸日語也好、國語也好、英文也好,地球這麼大,每個地方都走一走、看一看,學一學,都是寶啦!」、「可能的話,到美國去也好啦!」回想百年前,其人即有此般壯志,豪情可見一斑。 郭先生攜眷北遷後,在偽滿洲國稅捐局設於遼寧鞍山附近的工作站落腳。打從稅捐局基層做起,隨之能力漸獲肯定,也隨著稅捐機關越做越大,最後,一路拔陞做到了稅捐局局長。 問起為什麼到偽滿洲國?難道不反日?據三女兒劉郭孚瑜說「當然,但父親說,自己多努力點,多學習,這樣人家才看得起,日本人也好、美國人也好,要學習每個國家的優點。」偉哉斯言。 以當年時空環境背景,能有這般高度與視野,更非尋常人能及。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二戰結束。滿洲國亦隨之告終。郭輝先生舉家自東北返台,再回教育領域。1945年末,任台灣省教育廳編輯委員,復任組長,參與台灣省通志稿編纂,並翻譯各式日文史書。想來,畢業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