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什麼叫「愛」!

圖片
  外籍新娘 法律可以解釋行為, 卻無法判定——什麼叫「愛」。 ⸻ 一、父親的宿命 這是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 十幾年前的一個早晨,我剛進辦公室,就看到一位身材壯碩、約莫三十歲、患有唐氏症的年輕男子,神情焦躁,嘴裡咕嚷著: 「阿爸,我又擱娶某啦,卡緊咧啦!」 他一邊說,一邊拉著身旁那位白髮蒼蒼的老人。 老人滿臉無奈,卻也沒有多說一句話,只是靜靜地讓兒子拉著。 等這對父子離開後,我問負責的同事究竟發生什麼事。 同事歎了口氣,說: 「他前陣子娶了一位越南新娘,不到一年就跑了。現在他吵著要再娶,還要他爸爸幫忙籌錢、找人介紹新的外籍新娘。」 我靜靜聽著,心裡有些酸楚。 患有唐氏症的人的平均智商約五十,相當於八、九歲兒童的心智能力。 如果沒有外界的刺激與教導,他們大多是不懂「男女之事」的。 但這個社會,總有人會讓他們誤以為—— 娶妻、生子,就是幸福的證明。 幾天後,那位白髮老人又來了。 他說要辦理委任手續。 我問他:「為什麼要讓孩子娶老婆?你應該知道這樣的婚姻很難維持吧?」 老人沉默了幾秒,嘆了一口氣。 「律師先生……阮老爸託夢給我,講要我幫這個𢦀子娶某,傳宗接代, 不然會倒房,以後就無人拜公媽。」 那一刻,我看著他滄桑的臉,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法律面前,這是一樁荒謬的婚姻; 但在人情世故裡,卻是一個父親, 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去安撫祖先、也安撫自己—— 那份既迷信又真實的「父愛」。 ⸻ 二、她的悲苦 我從沒見過那位越南新娘。 但我能想像,她是從貧窮的越南農村被推上飛機的。 有人告訴她:嫁到台灣,會有好生活。 於是她帶著微笑,飛來異鄉。 直到那天,她看到新郎—— 那個單純得像孩子的男人。 她的笑僵在臉上,心也跟著沉下去。 那不是幸福的開始,而是一場誤會。 夜裡,她或許哭過,也或許只是沉默。 她明白,自己不是被愛迎接, 而是被交易送來,因為家裡還在等她匯錢蓋房子, 讓父母過好日子。 ⸻ 三、慾望之門 唐氏症男人的情慾之門,一旦被打開, 那壯碩的身體與過盛的體力,終於找到慾望橫流的出口。 而對那位身形瘦小的越南新娘而言, 那不是婚姻,而是難以承受的夜。 這是現實版的人生悲劇。 她終於忍不住了,只能跑。 但對唐氏症男人而言, 那一場離去,只是—— 「我的玩具不見了。」 ⸻ 案卷可以結,但悲劇不會。 在現實裡,法律只是見證,而非救贖。 ....................

熄滅的燈泡理論

圖片
  最後只剩下死亡證明 一位退休的警察局長,最近從他的官邸搬到了自己擁有的一棟住宅,坐落在一個寧靜的社區裏。 他非常以自己過去的地位與成就爲傲。 每天傍晚,他都會到附近的公園散步。 但他從不主動打招呼,也從不與人寒暄。他始終認爲,住在這裡的其他人配不上他的身份,不值得他浪費時間與精力去結交。 某天,他坐在公園的長椅上,一位年長的老人走來坐在他旁邊。 老人試着與他攀談,但局長顯然毫無興趣。 他只顧自說自話,大談自己曾經的職位、權力與榮譽。 他常常強調自己住在這裡並非無奈,而是因爲這房子是他自己買的。 這樣的場景持續了好幾天。 老人每次都靜靜地聽着,從不打斷。 終於,有一天傍晚,老人開口了。 “局長先生,"他語氣溫和地說:"電燈泡,只有在它還亮着時才有價值。 一旦熄滅了,不管它是10瓦的,還是100瓦的,都一樣——沉默、無用,被人遺忘。我在這個社區已經住了五年,從沒告訴過任何人,我曾經是兩屆國會議員。” 局長的表情開始發生變化。 老人繼續說道,語氣平靜而坦然: “你看到那邊右邊坐着的那位嗎? 那是維爾瑪先生,曾是印度鐵路的總經理。 他旁邊在聊天的,是饒先生,退役陸軍中將。 而那個穿着白衣、安靜地散步的人,是希瓦先生,前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主席。 他們誰都不談自己的頭銜。他們並不覺得那還重要。” “我只告訴你這些,是因爲——到了最後,我們都不過是‘熄滅的燈泡’。不論你以前是零瓦、40瓦、60瓦,還是100瓦;不論你是發光二極管、節能燈、鹵素燈,還是裝飾燈;一旦沒電了,全都一樣。” “退休之後,不管你曾是警察局長還是普通警員,真的已經無所謂了。” 他望着局長,目光溫和地說: "朝陽和夕陽都很美。但世人只會膜拜升起的那一輪。這就是人性,我們必須學會接受。" “我們的職位、權力、頭銜,全都是暫時的。如果你讓這些來定義你自己,那麼當它們不再屬於你時,你也將隨之失去自我。” “在國際象棋裏,不論是國王、皇后、主教還是兵,只有在棋局進行中才有意義。 一旦棋局結束,所有棋子都會被收進同一個盒子,盒蓋隨之蓋上。” 他微笑着,望向公園裡的人們: "所以要活在當下,期待未來的幸福,但永遠不要執着於那些已經不再屬於你的東西。 不管我們這一生獲得多少獎章和證書,到最後,每個人都只會收到一張 ——死亡證明。"

諾貝爾獎

圖片
  諾貝爾獎牌 阿佛烈 ‧ 伯恩哈德 ‧ 諾貝爾 1896年,諾貝爾去世,留下了高達14億的遺產,被用於設立諾貝爾獎。然而,120年過去了,14億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896年去世。 當時,留下了3100萬瑞典克朗,折合今天約63億幣。 讓人意外的是,一個多世紀過去,這筆錢不但沒縮水,反而長成了一個巨無霸基金,連每年頒出去的諾貝爾獎金都只是利息的一部分。 問題來了:別人家的遺產幾十年就散了,為啥諾貝爾的越發富有? 要明白這個事兒,得先知道諾貝爾是什麼人。 他生在瑞典一個沒落的工匠家庭,年輕時在俄羅斯做化工實驗。 那時候他一心想造出更安全的炸藥,結果真讓他研發成了「硝化甘油炸藥」。 從此礦山開採、鐵路修路全靠它,一炮下去省下幾百人幹的活。 可同樣的東西,軍隊也拿去造炮彈,諾貝爾也因此被罵成「戰爭推手」。 諷刺的是,正是這種罵名,讓他在晚年決定把財富捐出來,獎勵那些「讓人類變得更好」的人。 他不留子嗣,不做後代繼承,而是寫下遺囑:錢全部用於設立五個獎項,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和和平。 這遺囑一出,家屬不樂意了,兄弟姐妹跑去法院鬧,說這錢不能這麼花。 瑞典政府也猶豫:一個私人獎項能不能公信? 最終拖了五年,1900年才成立「諾貝爾基金會」,專門管這筆錢和獎項運作。 第一年發獎是在1901年發出,獎金定為15萬克朗,那時候的15萬,可是教授二十年的工資。 諾貝爾在當初就定了規矩:本金不能動,只能靠利息發獎。 基金會於是像個老會計,死死守著本金,拿銀行利息維持運營。 最早幾年還挺順,利息夠花。 但一戰、二戰爆發,經濟危機、貨幣貶值,基金縮水40%,差點斷糧。 那會兒的獎金都縮水成「安慰獎」了,幾萬克朗,獲獎人拿了連房都買不起。 到上1950年代,基金會的人覺悟了:光存銀行不行,得學會讓錢自己生錢。 於是他們改了玩法,從保守型理財變身職業投資人。 1953年是個轉折點,基金會正式被允許投資股票和房地產,還免稅。 別看只是「免稅」倆字,對長期基金來說就是救命符。 沒有稅,收益全留存;再加上投資多元化,從固定收益轉向股市、債券、房產、對沖基金,錢開始飛速滾起來。 尤其1960-70年代,全球經濟復蘇,他們投的全是藍籌股、核心地產,收益穩得嚇人。 到了1980年代,諾貝爾基金已經從當年的幾千萬滾成幾十億。 1987年,他們提前拋售瑞典房產,...

爺爺

圖片
  我一個閨蜜,30 多歲了,月薪 8 萬,爺爺每月還給她 100 塊零花錢,她照收不誤。 她爸看不下去了: 你一個月賺這麼多,還缺這 100 塊? 她笑笑,不吭聲。 可她一開口,講了她小時候的事,我聽著眼眶就濕了。 她小時候,命不太好。兩歲的時候,媽媽走了。繼母進門,家中又添了個弟弟。 從那以後,她就成了 “沒人管的那個”。 弟弟的生日,家裡熱鬧得像過年;她的生日,大家像沒事人一樣。 她不哭不鬧,可心裡總覺得自己跟這個家格格不入。 只有爺爺記得她的生日。 丫頭,生日快樂!等放假了回來,爺爺給你做好吃的。 爺爺寄來的包裹有幾顆糖,幾塊家裡炒的花生,讓她覺得,自己不是徹底被忘記的。 她 10 歲那年,全家搬回老家種菜,日子過得清苦得很。 有一次她去爺爺家,爺爺從櫃子裡拿出一把花生,用粗糙的手一顆顆剝掉花生皮,捧到她面前:丫頭,吃!這是爺爺昨天炒的。 那一瞬間,她感覺自己是被人疼著的。 可這種疼愛,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涌出來,直接撞進她心中。 她忘不了那個下雨的夜晚。 那天,外面下著傾盆大雨,全家吃完飯各忙各的。突然,前院門哐哐響了起來。 開門一看,是爺爺,披著雨衣,渾身濕透站在門口:我孫女呢?走,跟爺爺出去! 她爸不耐煩了:大晚上的,你帶她去哪? 爺爺瞪了她爸一眼:才八點多,不晚!孫女今晚住我那,明天早上我送回來。 爺爺拉著她出了門,她坐上三輪車,車廂裡乾爽爽的,外面雨嘩嘩地下著,她心裡又新奇又疑惑:爺爺這麼晚要帶我去哪兒? 半個小時後,爺爺把三輪車停在鎮上的麵館門口。 麵館早關門了,爺爺敲了好一陣子門。老板開門,一臉不耐煩:哎呀,老伯,都幾點了?明天再來吧! 爺爺擦了擦臉上的雨水,笑著說:抱歉啊,今天是我孫女的生日,麻煩你下一碗麵,行不? 聽到這話,她一下子愣住了 —— 爺爺冒雨帶她出來,是為了給她過生日! 麵館裡只有他們兩個人,老板下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端上來,爺爺又從懷中掏出一個塑膠袋,拿出一個小蛋糕,遞到她面前:丫頭,別哭,這蛋糕爺爺不跟你搶,都是你的! 她低頭看著面,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 她發現爺爺的袖子劃破了,手上貼著OK 繃 ,顯然在來的路上摔了一跤。 爺爺還笑著跟她說:本來下午就想帶你 來,結果下大雨,三輪車又壞了,耽誤了時間…… 差點誤了事,爺爺不中用了! 她咬著筷子,淚水和湯水一起往下咽。那碗麵,她吃得一點不剩,連湯都喝得乾乾凈凈。 後...

人性鐵律

圖片
1、退休後才會發現,什麼同事、同學、朋友都是人生過客,最終都會全軍覆沒。 2、沒有爽快的答應,就是在委婉的拒絕。 3、刨根問底的打聽,絕對不是關心。 4、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 5、人生90%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6、人與人最大的區別,不是出身,不是學歷,不是金錢和權力,而是一種思維方式。 7、事業心太弱的男人,再帥你都不能嫁; 利益心太重的女人,多漂亮你都不能娶。 8、不要隨便遇到一個人就對他掏心掏肺,在你看來,他是朋友,在他看來,你是傻子。 9、90%的夫妻矛盾,就是因為錢; 90%找不到老婆的男人,就是因為錢; 90%的人被戴綠帽,就是因為錢; 90%的人離婚,還是因為錢。 10、人生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的低頭,親戚的冷漠,朋友的離開,外人的背叛,還有空蕩蕩的口袋。 11、牛低頭,是為了吃草;人低頭,是為了賺錢。 12、任何關係,走到最後,不過是相識一場,有心者,必有所累,無心者,亦無所謂。 13、情出自願,不談虧欠,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滅,咫尺天涯。 14、親戚再好,各管各飽。 15、與你翻過臉的人,無論是親戚還是朋友,永遠回不到過去。 16、喝了酒,不要送異性朋友回家,也不要讓異性朋友送回家。 17、沒有白收的禮物,也沒有白吃的飯局,所以你要明白,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18、你窮的時候,別人看不起你,你富的時候,別人嫉妒你。 19、很多時候“客氣”,不是為了表達禮貌,而是為了表達距離。 20、再好的同事關係,等離職了都要清零,這就是人走茶涼,江湖規矩。 21、你的故事在別人的口中,不是添油加醋報導,而是斷章取議論。 22、誰過來和你說公道話,誰就和你不是一個立場。 23、“良知”這東西,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你是喚不醒的。 24、人性的醜陋就是:用你時,百般討好;不用你時,翻臉無情。 25、水太深,風太大,沒有實力少說話。 26、老同學聚會,沒有通知你,說明你們已經不是一路人了。 27、發LINE,別人不回覆,就不再發,不回覆,本身就是一種回覆。 28、凡是要你不惜代價的,你就是這個“代價”。 29、凡是要你顧全大局的,你都不在這個“局”里。 30、凡是鼓勵你做的事,那是有坑需要你去填。

畢業歌《青青校樹》作詞者

圖片
《 青青校樹 》 畢業歌 ,是台灣於光復後 初期產生,是由日本 畢業歌《仰望師恩》(日語: 仰げば尊し / あおげばとうとし   )改填中文歌詞而來。其原曲來自美國《Song for the Close of School》,於1871年刊登收錄於《The Song Echo》。旋律簡單富親切感,為學子共同記憶。 畢業歌《青青校樹》,據聞是一位叫「郭輝」先生填的詞。 惟遍尋其人,卻一無下落。當時猜想,諒必是位國學造詣深厚學者,方能填出如此承載豐富內涵,道盡教誨感恩眷戀的優美雋永詞句。 只可惜,典型在,哲人遠。 日昨,加拿大地區好友姜晨陽先生,轉告「郭輝」先生資訊。接獲消息時,如獲至寶。深入爬梳後,禁不住擲筆讚嘆。 出身台灣日據時代新竹南勢地方的郭輝先生,豈止文史詩詞、才華出眾,更是位生性四海、足跡瀟灑,踏遍南北的才俊。 以下,簡述其人生平,有興趣進一步瞭解讀友,可參考文末連結。 郭輝先生,號芝亭(沚亭)。光緒十八年(1892年)生於新竹竹塹南勢地區米粉商世家。22歲時(1914年)卒業台北師範學校,旋任教新竹公學校,未幾輾轉至大陸福州任教,娶福州媳婦後,再連同妻小北遷大陸東北。 27歲時(1919年),參加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中日語學特等考試及格,中等教員甄試及格。 至於,何以千里迢遙遠赴北方? 據郭輝三女兒劉郭孚瑜言,父親認為,一則「那邊工作比較好找!」再者,父親說「世界這麼大,什麼地方都要學習學習走一走、看一看,唸日語也好、國語也好、英文也好,地球這麼大,每個地方都走一走、看一看,學一學,都是寶啦!」、「可能的話,到美國去也好啦!」回想百年前,其人即有此般壯志,豪情可見一斑。 郭先生攜眷北遷後,在偽滿洲國稅捐局設於遼寧鞍山附近的工作站落腳。打從稅捐局基層做起,隨之能力漸獲肯定,也隨著稅捐機關越做越大,最後,一路拔陞做到了稅捐局局長。 問起為什麼到偽滿洲國?難道不反日?據三女兒劉郭孚瑜說「當然,但父親說,自己多努力點,多學習,這樣人家才看得起,日本人也好、美國人也好,要學習每個國家的優點。」偉哉斯言。 以當年時空環境背景,能有這般高度與視野,更非尋常人能及。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二戰結束。滿洲國亦隨之告終。郭輝先生舉家自東北返台,再回教育領域。1945年末,任台灣省教育廳編輯委員,復任組長,參與台灣省通志稿編纂,並翻譯各式日文史書。想來,畢業歌《青...

父親的髒手印

圖片
父親年紀大了,走路都要扶著牆。結果,他曾經觸摸過的牆壁都變色了,他的指印也印在了牆上。 我的妻子發現了這一點,經常抱怨牆壁看起來很髒。 有一天,父親頭疼,就在頭上抹了一些油。因此、行走時牆壁上留下油漬。 我的妻子看到這一幕對我尖叫。我反過來對父親大聲指責,要他走路時不要碰牆壁。 他看起來很受傷。事後我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但沒有向他道歉。 此後父親走路不再扶著牆。然後有一天就不慎跌倒了。 從此臥床不起,不久就離世了。 我心中充滿愧疚,永遠無法忘記他的表情,也無法原諒自己。 一段時間後,我們想把房子重新粉刷一下。當油漆工來的時候,我的兒子很崇拜他的祖父,不允許油漆工清掉父親的指紋,也不讓油漆工粉刷這些區域。 油漆工向孩子保證,他們不會去除牆壁上的指紋/手印,會在這些標記周圍畫一個美麗的圖案並創建一個獨特的設計。他們的畫工非常好,很有創意。 油漆完工後,這個標記圖案成為我們房子的一部分。每個參觀我們家的人都欣賞這獨特的設計。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變老了。 現在我也需要牆壁的支撐才能行走。 有一天,走路的時候我突然想起我對父親說了「走路時不要碰牆壁」這句話,並嘗試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行走。 兒子見狀,立刻過來讓我扶著牆走路,擔心我不扶著會跌倒。大女兒也立刻上前,親切地讓我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我幾乎開始無聲地哭泣。如果我為父親做同樣的事情,肯定他會活得更久。 有一天我的孫女扶著我在客廳一起走,然後讓我坐在沙發上,她拿出她畫的圖給我看。她的老師很欣賞她的畫,也暸解圖畫的意義,給了她極高的評分。 她的圖畫是牆上的「父親的手印」。 老師的評語:“ 希望每個孩子都以同樣的方式愛長輩 ”。 我回到自己的房間後開始大哭,請求已不在人世的父親的原諒。 ........................................................................................................................................................................... 總有一天,我們做子女的也會隨著年歲增長而變老。記得當父母年邁時,要溫柔貼心的照顧他們,並教導我們的孩子同樣的道理。